都在說資質淡化,為何轉個身都在升級?
資質是施工企業承接建筑項目的基礎,有了資質才能談施工、才能談工程質量問題。近年來,住建部一直強調淡化企業資質,建筑界也在呼吁淡化甚至取消資質,那么為何資質申請卻一再井噴?
首先,雖然資質在嘗試弱化,但招標環節中體現的還不多,從企業切身的投標環節來看,資質仍是最可靠的通行證,所以對于資質的升級仍是重點工作。換個角度來說,資質門檻的提高,可以幫助企業建立更高的業績目標,對于企業的發展也是良性循環。
即使將來資質真的取消了,真正做工程的企業能憑借之前不斷升級資質累積的業績和努力,也會幫助企業在資質取消后提高競爭力。至于那些靠掛靠接項目的企業,無論資質以后是否取消,當下資質的升級都是提升目前企業營收的關鍵。
另外,不少地方政府為了鼓勵建筑施工企業做強做大,出臺了各種升資質后政策扶持和現金獎勵政策,有些地方晉升特級資質可獎勵300萬元……,這對企業來說都是升級附帶的好處。
最后,資質審批逐漸嚴格,以后申請必然更加困難,如何抓住資質升級的最后一波浪潮,也是建筑企業尤其是民營建筑企業近期發展的關鍵。
真正值得注意的是,那些因資質終將弱化,而放棄進行資質升級的企業,反而錯過了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機遇,在資質取消之后,命運也更加難以預測。